性激素与下丘脑儿茶酚胺:潮热的发病机制
2024-11-20 18:34:43 点击数:239
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与下丘脑儿茶酚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儿茶酚胺雌激素(2-羟基雌激素)的理论基础在于其化学结构与儿茶酚胺相似,且在下丘脑中的浓度比雌激素高10倍。儿茶酚胺雌激素作用于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及酪氨酸羟化酶,影响儿茶酚胺的合成和分解,从而降低NA水平。因此,下丘脑儿茶酚胺雌激素的低水平可能导致NA浓度增加,诱发潮热。阿片样物质也参与潮热的发病机制,性激素的减少可能抑制儿茶酚胺合成,而外周性激素则促进儿茶酚胺在下丘脑的产生。
在绝经过渡期,体温调节机制的改变使得体温调节范围变得狭窄,对中心体温的轻微变化非常敏感。略微升高的温度可能引起潮热,表现为血管扩张、出汗以及皮肤抵抗力下降。在周围温度升高或摄入热食物后,超过热平衡区域的上限阈值会引发热驱散机制。增加下丘脑某些物质如NA的水平可以使此区域的阈值变狭,而其他物质如血清素和多巴胺具有相反作用。
英国国王大学生殖健康、内分泌及生物医学中心的研究表明,无症状妇女的热平衡区域的温度约为0.8℃,而在有症状的妇女中则是0.0℃。绝经后妇女的血清素水平降低,即使在激素替代治疗后正常化,当性激素突然降低时,可引起血液循环中血清素下降,伴随它在下丘脑的受体相应增加,这些受体在潮热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应激可导致潮热,这可以从动物试验中采用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应激使无雌激素作用的大鼠TST升高得到证明。加用雌激素后TST未升高。此外,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降钙素基因相关多肽(CGRP)可引起面部潮红,血浆浓度与潮热一致,静脉给予切除卵巢大鼠以CGRP拮抗剂可使升高的TST降下来,故认为雌激素撤退对大鼠尾巴温度的影响是由内源性CGRP介导的。
上海精子库官网http://www.sh-jzk.com/ 提供了关于性激素、下丘脑儿茶酚胺以及绝经相关症状的详细信息和专业指导。通过访问官网,可以获得更多关于生殖健康、精子保存和辅助生殖技术的最新资讯。